
图文◎南·弦哑
冰糖葫芦这种民间小吃,可谓是寻常之物,并不稀奇,它生的喜庆,但除了偏爱酸甜口的人稀罕,一吃就酸掉牙的人不怎么去吃。我不爱吃甜的,却偏爱酸食,冰糖葫芦也算是喜欢的小食之一了。不过,对冰糖葫芦的选择尤为挑剔,南方以南的冰糖葫芦基本上不吃,而北方的冰糖葫芦较为喜欢一些。
几个月前,广州的朋友买了冰糖葫芦,那股子稀罕劲,看着挺让人发笑。朋友们都不吃,只是看着红彤彤一串串红果儿打心里喜欢。中国人嘛喜欢中国红,红色寓意深刻,除了喜庆还有吉祥,给人以美好的祝福。
我知道朋友的意思,当然,也都知道我喜酸食物。弄了两串谁都不吃,给我吃的皱眉。因为气温原因,南方的冰糖葫芦粘手,糖化掉了就会往下滴,甚至山楂上都挂不上糖衣,又怎么能比天寒地冻的北方那种冰糖葫芦嘎嘣脆呢。我同很多朋友分享过,说,北京和天津的冰糖葫芦是最好吃的,一口下去酥脆爽口,酸甜可人。
从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上区分,我们这儿属南方,但四季分明,春夏秋冬都很正经的样子。虽然冬天也齁冷的,最低气温也能达到零下十几度,而春天来了,特别正经,一股子春暖花香的气息,一夜之间就看得见万物复苏的迹象。

像现在春三月,有些年会突然发生三月桃花雪的大事件,但这是极少数的。一路飙升的气温,不到四月就会直逼28度左右的气温。昼夜温差大,早晚加衣,中午就得脱了些才行。
在这样的升温环境里,过了冬季,冰糖葫芦基本上也就很难保存了,即便能挂上糖衣,早晚也能一口嘎嘣脆,而中午的时候糖衣就要开始融化了。
昨晚约摸8点半,正坐在书桌前阅读中小学辅助教材,一些相关工作的朋友寄来让我看看内容有没有问题。正专心翻阅,二哥家小侄女和堂妹家小外甥推门进来。
小侄女举着糖葫芦走到我跟前说:“老爷,吃糖葫芦”(注:老爷,安徽皖东凤阳方言指最小的叔叔)
接过糖葫芦,笑着说:“好好好,好大一串啊,这个好吃的”
小侄女润琳歪着头问小外甥庆麟:“你不认识我老爷吗?”
庆麟看着我抿嘴笑了笑,喊了声老舅,马上扭着身子有些不好意思,他正读小学,平时不太爱说话的乖孩子,也不算调皮,大人们都挺喜欢他。

润琳已经读中学,还是以前那样,喜欢粘着我。读幼儿园的时候,正做着饭呢,她都要在身边撒会娇,让我坐在那儿,她要坐在我腿上闹一会。
可能是我闲的原因,哥嫂们都忙碌着田间地头,偶尔还去打打零工,我只在家读书写字,有时间陪她玩的原因,她才喜欢跟着我,也总要跟她妈妈嚷,要跟着老爷和爹爹吃饭。(注:爹爹,安徽皖东凤阳方言里特指爷爷,另有些地方指父亲)
昨晚我说,等放假了教她写字画画,她很开心,马上就去跟她妈妈和姑姑们传达到了,不出两天,她能把这个消息传达给很多人,包括她爷爷。
前几年她说要跟我学写毛笔字,我说再等等,先把书读好,然后再练字画画。所以我说等放假,而不是马上。
润琳说很多人都在她大姑家,问我去不去坐会儿,可她又说怕耽误我看书,我心里就有数了,一定是堂妹在大姐家学做糖葫芦呢。前天还听说这事,堂妹买了很多山楂和糖,要跟大姐大姐夫学,他们20年前就卖过冰糖葫芦。我猜,他们又会把那时候的故事重复说一次,这20年不晓得重复了多少次,反正大姐揍“黑猫”的事儿,成为最为经典的桥段。

大姐、二姐、堂妹、和我都在一个小区,都在公路边。我靠着公路,他们几家右转在辅路边上,距离都在40米左右,走两步就到了。白天黑夜,没事不忙时,每天都是几家人聚集在一起,总是热闹的。孩子们放假从学校回来,从工作岗位都回来。20几个大大小小的孩子,从读小学的,到接近30岁早就工作了的都有,过年凑在一起,光是孩子们就得开几桌流水席,吃着闹着玩着,这就是家族的欢乐。
昨晚我又说,这样好,人丁兴旺,人财两旺嘛。大家听着耳朵舒服,都是赞同的。
我放下书,让两个孩子锁了大门,随着他们一起散步到大姐家去。他们几个都在后院厨房里说说笑笑,研究冰糖葫芦制作小技巧。
大姐夫冲着润琳笑道:“怎么样?我说你去一定能请得动你老爷”
润琳说:“我真怕老爷不来呢”
一句话惹得小厨房里哄笑起来,然后都躁动了一会儿,让座的,递烟的,倒茶水的。客套寒暄成了兄弟姊妹之间的习惯,你来我往的互递香烟,说着可心的话,开着不打紧的玩笑。
坐定后才发现有哪些人,大嫂、二嫂、两位姐夫姐姐都在七嘴八舌跟堂妹说着怎么做才更好吃。
她们都说头一次就做失败了,太粘牙,不够脆。我进门的时候手里的冰糖葫芦吃了约一半,嫂子们惊讶,说,你真厉害。她们嫌酸,吃了两粒就不能吃了。二姐后来的,也吃了一整串,又让她们惊叹不已。
接着就是讲故事的环节了,20年前,大姐夫骑着自行车跟着大舅去几十公里外批发山楂红果儿,要过淮河北边去,需要渡船。这一来一回的辛苦,是他们满满回忆。那时我还在读小学,只记得他们走街串村,扛着草捆棒子,上面插满了可爱的冰糖葫芦,但对他们讲述的辛苦是没法亲眼见到的。早晨天不亮出发,天黑了才能把红果儿驼回家来。

小的时候,上街赶集,有庙会活动,各种琳琅满目的小吃,最惹人眼的莫过于冰糖葫芦了,很远就能瞧见。如果没机会去赶集,大人们也经常买一串带回家,奔跑着迎上去。这种场景应当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父母或哥哥姐姐赶集回来,争着抢着去迎接往家里搬运,无非就是看看新鲜,若是有好吃的心里就更美了,然后可以和玩伴说上好多天。
千禧年后,二姐两口子在上海务工,二姐说冰糖葫芦好卖的,因为怀上大外甥女,不能去卖冰糖葫芦,就告诉大姐,喊大姐去上海。大姐和大姐夫商量后,冬天农闲时间,在家没事干就去试试。结果才发现,卖冰糖葫芦一天可以赚好几百块,比当时一个务工者一个月的薪水还多,所以他们就在上海卖冰糖葫芦好一阵子,直到农忙才回来。
而就在那段时间,大姐被“黑猫”驱赶过无数次,一次她没跑掉,冰糖葫芦被扯下来,全摔碎了。要知道,那可是她和大姐夫熬夜做出来的,一串串都是心血,一串串都是本钱。她哭了,然后用插冰糖葫芦的草捆子去揍一棍子“黑猫”。
就这样,这个经历让他们终生难忘,姐夫说当时听说都很害怕的,心惊胆颤好些天,生怕惹出麻烦来。
是的,我们家人都不爱惹事,活得战战兢兢,特别怕惹出麻烦,小民嘛,不都这样嘛。因此,他们离开上海回家,也有这次经历的使然。
大姐总说,我又不占地方,走着卖冰糖葫芦,非要我走起来,不准停下来才行。可是有人买糖葫芦的时候,我总得停下来收钱吧。她说,那个“黑猫”真是个坏蛋,他就盯着我,我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每次喊我走就走了,那次他半天就针对我,把我的冰糖葫芦摔了,还用脚去拧去踩踏,这辈子都恨死这种人了。
有很多次说起这事,也只是玩笑了,大姐也没有表现出特别恨的情绪,只是轻描淡写说那个人确实“难熊”。(注:难熊,安徽皖东凤阳方言特指不好讲话,脾气古怪,爱挑刺找别人麻烦的人)
他们问大姐:“现在你可敢揍黑猫了?”
大姐说:“唉!现在不敢了,人家就干那个工作的,也没办法,不过那回遇到的,实在是难熊”
大家噗嗤又都哄堂大笑了起来……

我的大家庭很有意思,经常看着他们互相之间生气,闹点小矛盾,一旦聚集在一起了,都能重新有说有笑,说笑间就化解了心里隔阂。
有时候回来知道了他们之间的小事儿,很多天互相不见面不讲话,我回来了必须都来见面,我就从相册里翻出一张照片,用毛笔写的几个字“家和万事兴”,说,有啥过不去的,都是一家人,血脉亲情,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于是互相一笑,也就了事,都不再提。
人就是这样,有中间人调处一下,也就一句话的事情,互相有个台阶下,就什么都不会发生了,一家人还是和和睦睦的。就像叔叔们,以前脾气都挺大,这次听说他们都比以前好多了。
我说,好啊!这是我想看到的,而不是过去吵吵闹闹的,让做长兄的父亲和我们这些晚辈都夹在中间为难。
我还说,我们这些兄弟姊妹,包括堂弟堂妹几家,总共9个小家庭,一定要给孩子们做好榜样,不让父辈操心,千万别像叔伯姑姑他们那样了,我们要和睦,孩子们才能更有凝聚力,逢年过节都在一起多好啊,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平时看不出什么,一旦有点什么事儿的时候,一声招呼,全都来帮忙了,这不就是幸福大家庭的力量么。
关于这个,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都是赞同的,所以他们这些年也比过去好些,能在一起和和气气,像小时候一样的感情,慢慢融合在一起。

可能是孩子都慢慢长大,人到中年,少了年轻气盛的犟劲儿,互相懂得谦让,也就不需要父亲发话主持家中大事,也就不需要我这个性格温和点的去做中间说和人。
昨晚,我们聊了很久,大多数是围绕冰糖葫芦的童年记忆,讨论着用红果山楂,用水果,还是用山药豆。得到一致好评的就是山药豆做成的冰糖葫芦,细细一串,软乎乎的绵软,吃起来甜而香,不像山楂那么酸,老少皆宜。只不过山药豆皮色灰褐色的,挂上糖衣也不好看,没有红果儿喜庆更惹眼。
我问堂妹,现在中午气温这么高,过几天就要26度以上了,就算还能卖一些日子,你也只能卖两个月,甚至一个月时间你都不好再卖这个了。
堂妹说:“那咋办?”
我说,你先做出来卖一阵子,可以考虑做糖水,本小利大。冰糖葫芦串的太多,一串7-8个,人家一看太多了,一串能吃饱,又加上太酸吃不完扔了浪费,就不想买,不如串5-6个好些,价格便宜点也可以的。他们都表示同意,也觉得太多了。关于糖水,我说,很快天气热了,糖水可以做成冰的和常温的,解渴,冬天又能做成热饮,反正我们这儿是旅游核心景区,游客口渴了,比买饮料喝的更合适。用新鲜水果做糖水,干净又卫生,新鲜的很呢,你说游客是不是很愿意吃上一杯呢。
堂妹两眼一亮,觉得是个不错的主意。但她不会做,我说你们天天抱着手机刷点有用的,网络教做美食做糖水的都很多呀,天天刷没用的看,又不知道学东西,那你真是浪费了时间。她听我这么说,马上去搜来看一下,瞬间找到了自信。

其实,糖水我就会做,平时也会用新鲜水果做来自己吃。我让她先去看别人怎么教的,不会再亲手教会她。我喜欢让她们自己先学,先自己亲手去做,去研究,而不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会,更重要的是不知道找着学东西是不行的。
我说,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的,生活会更加美好,前提是你得愿意学,愿意做事。少搓几圈麻将,少看点没有用的娱乐内容,自然就不会迷茫不晓得干点什么能赚钱的事儿。这是我历年来给他们的建议,但他们只有在长年里看多了别人怎么弄,看别人能赚到碎银几两才愿意去尝试。相对来说,过去我经常替他们着急,反射弧慢很多,一些简单的事情他们要犹豫几年。
现在还是不错的,以前他们喊我去坐会,大多不去,对他们打牌搓麻将毫无兴趣,那如果不玩牌打麻将,说点工作,说说干点什么事儿,那我愿意同他们彻夜长谈。一边出谋划策,一边鼓励,把他们担心的问题,一一指出解决办法和提前预判的方法等。

昨晚我还开玩笑说,不搓麻将了吗?他们都摇头笑了起来。他们都知道,搓麻将我是待不住的,前天晚上他们搓麻将,我只站着看两分钟就回家来翻书了。
妹夫说,早点回来,兄弟姐妹们没出去工作,人很多,一起打牌有劲儿。
我说,你们可以,我不,我只能读书写字,我是个废柴,学不会那些的。
妹夫又笑说,哪有学不会的,你不爱好那些罢了。
的确,我一点儿都不爱好,玩牌心思不定,腰酸背痛脑子总会想别的事情,并不认真对待牌局,所以好多年前陪他们玩,我总是输的多。这些年,他们也不勉强我,谁找我打牌都不打。
成长,唯一的途径就是不断更新自己,要学那些不会的,要有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能力,才大有作为,才有应变能力,灵活度太重要了。
就像昨天傍晚,我去姐姐家的快递公共服务站取件,是十几本书,抱在怀里遇到熟人问我干嘛弄这么多书啊,我说人在哪里书就在哪里,大姐也笑着说:“这就是他的工作,从小到大别的都不要,但他不能没有书……”
是啊,别的我都可以不要,书对我来说就是精神力量。

我曾在特殊的地方提笔写下:
正因为我的渺小与不足,才要不断学习加以修正自己;这是一生的坚持,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有一天我不再学习,那我应该已经死掉……
红果儿山楂 冰糖葫芦图集欣赏














原文链接:https://www.xcpf8.com/2827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