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店业、餐饮业回暖缺工,企业采取多种措施招人留人
-
结束冬眠,咖啡与烘焙率先走出融资冬天,销售额估值的时代已过
-
呷哺呷哺:2022年收入47.2亿元净亏损3.3亿元,计划新增抖音外卖业务
-
广州酒家:2022年营业收入约41.14亿元,拟6000万元参设预制菜基金
-
煌上煌拟1.1亿元收购控股子公司27%股权,将持有该公司94%股权
-
喜茶事业合伙进展:数十个城市,单店日销破6万,海外已开放申请
-
牛油果全面爆发,7分甜一天卖出10万杯,多家门店断货
-
甜啦啦旗下果咖「卡小逗」开出上海首店,计划三年内开出3000家门店
-
中式餐饮「小菜园」获千万美元融资; 绝味食品:启动H股上市筹备工作
-
水产品预制菜鲜美来:拟冲上交所IPO上市; 高盛集团、贝恩都有意收购赛百味
-
昔日“鞋王”贵人鸟跨界“杀入”预制菜,能否借势再次起飞?
-
曾经的网红预制菜品牌「烹烹袋」停止运营
-
…
后疫情时代,本周餐饮业还发生了哪些新鲜事呢?
2023-3-12
餐饮O2O周报
一、产业资讯
1、2023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
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15.8%提高到27.2%。发展城市社区便民商业,完善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2、酒店业、餐饮业回暖缺工,企业采取多种措施招人留人
央视网消息:今年,由于餐饮、出行、旅游等领域消费持续回暖,酒店、餐饮行业的用工需求不断攀升。
数据显示,今年春招季,餐饮酒店行业招聘需求持续攀升,2月环比增长15.4%。招聘企业急招岗位分别为服务员、厨师、打荷员、洗碗工。
调研显示,今年春招季,餐饮酒店行业求职者最关注的招聘因素分别为薪资待遇、福利情况、工作环境、休息时间、发展空间。
为吸引更多 年轻人进入到服务行业,一些企业在招聘形式和薪酬待遇上下了不少功夫:除了直播带岗、提升薪酬待遇之外,还通过加强新员工培训、打通职业晋升渠道等。
3、消费投资人结束冬眠,咖啡与烘焙率先走出融资冬天,以销售额为估值的时代已过
对于经历了寒冬的消费投资圈来说,去年底至今年初的一波消费融资项目确实显得备受瞩目。
这3个月内,包括咖啡、茶饮、餐饮、烘焙、食品、饮料、预制菜、复合调味料等多个赛道获得融资,以早期天使轮和A轮居多,投资方不乏红杉中国、GGV纪源资本、金沙江创投这样的明星机构。
数据显示,被投餐饮连锁品牌1月份的数据表现出色,其中有品牌恢复率达到300%,利润甚至达到了原来的5倍。相比2019年,有90%-120%的恢复率。
在餐饮的众多品类里,为什么咖啡、茶饮或者是烘焙还能拿到融资?这些细分品类符合了相对标准化、社交属性强、市场空间大的特点,在资本面前就显得更加性感。
它们在第一波投资狂潮来临的时候最早被盯上炒作,但如今无论怎么去泡沫化,依然是整个餐饮行业里相对来说最值得投资和关注的品类。
4、露营季回归,全国线上露营商户新增7成,露营餐吧5个月回本
伴随着全国天气回暖,“周末经济”持续升温,从户外绿地、公园、露台到各类营地,五颜六色的帐篷和花朵在城市和郊野之中重新盛开,构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近两周,“露营”相关搜索量同比上升450%,笔记数量增长约300%。
其中,成都、广州、深圳、上海、重庆、杭州、北京、南京、武汉、昆明成为全国露营热度最高的城市。
餐饮O2O周报
二、餐企动态
1、呷哺呷哺:2022年收入47.2亿元净亏损3.3亿元,计划三季度在抖音新增外卖业务
3月7日,呷哺呷哺公告称,预期2022年年度收入约为47.2亿元,较2021年年度预计减少约23.1%;净亏损介乎约3.2亿元至3.4亿元之间。
净亏损的主要原因由于2022年许多地区的餐厅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餐厅的堂食被要求暂时停业 或限制营业时间而无法充分营业,但同时餐厅仍然产生若干固定经营开支,如租金开支及员工成本。
3月10日,呷哺呷哺宣布与抖音官方合作最新动作。2023年,呷哺呷哺在抖音平台将通过官方号直播、达人直播、短视频带货等方式进行多样化合作,预估今年成交额增长至少2倍,从去年的1亿元增至2亿元。此外,双方会员平台将于今年5月前打通,在抖音平台的外卖业务计划三季度上线。
2、广州酒家:2022年营业收入约41.14亿元,拟6000万元参设预制菜基金
3月3日,广州酒家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公告。
数据显示,广州酒家营业收入约41.14亿元,同比增加5.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08亿元,同比减少8.92%。
广州酒家表示公司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餐饮经营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多次出现暂停堂食及不同程度的经营受限。
3月7日晚间,广州酒家发布公告,公司拟与广东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农业基金管理公司”)、千行资本、广东省预制菜母基金等,共同设立广东广梅预制菜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该基金主要围绕预制菜、食品加工产业链及食材产业链等相关产业进行投资,全体合伙人认缴出资总额2亿元,广州酒家作为有限合伙人拟出资6000万元,占30%份额。
3、煌上煌拟1.1亿元收购控股子公司27%股权,将持有该公司94%股权
3月7日,卤味食品企业江西煌上煌集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拟1.1亿元收购控股子公司嘉兴市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的27%股权,收购完成后,煌上煌将持有该公司94%股权。
公告显示,为进一步增强对控股子公司真真老老的管控力度,提高经营决策效率,实现经营目标,煌上煌拟使用自有资金约1.1亿元收购邵建国持有的真真老老27%股权。
收购完成后,煌上煌持有真真老老94%股权,邵建国持有真真老老5%股权,冯月明持有真真老老1%股权,真真老老仍为煌上煌控股子公司。
4、全国人大代表吴华侠:数字博物馆助推“老字号”产业发展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前门都一处餐饮有限公司副经理吴华侠感触颇深。
她表示,从今年春节假期人们的消费热情来看,随着市民回到久违的线下场景,市场已经回暖,老字号品牌需要以更多互动体验,进一步激发消费新活力。
今年是吴华侠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她将《关于建立国家级“老字号”数字博物馆,运用数字技术助力文化产业品牌发展的建议》 《关于推动餐饮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等多条促进餐饮行业发展,推动大众消费的“好点子”带到了大会上。
5、网红螺蛳粉品类,零售+餐饮两条腿“狂奔”,跨界混搭“螺蛳粉+”新品
人们戏称“2020年是螺蛳粉元年”,网友们纷纷呼喊终于实现了“螺蛳粉自由”。随之,是线下螺蛳粉餐饮店也开始了跑马圈地。
目前,全国各地螺蛳粉餐饮店相对较为分散,一边儿是以街边夫妻老婆小店居多,另外就是有一定门店规模的连锁螺蛳粉品牌数量不多,且大部分门店开在大本营及其周边城市。
大部分螺蛳粉门店面积都不算大,且选址几乎是在街边或者购物中心B1层,店里面基本上是2-4人桌位和单人座位。对于螺蛳粉品类来说,做小店模型既是趋势也更符合品类调性。
6、百胜中国耗资约100万美元回购1.62万股,并注销已回购股份
3月3日,百胜中国信息披露,于2023年3月3日耗资约100万美元回购约1.62万股股份,并注销约1.64万股已回购股份。
截至2023年3月3日当日收盘,百胜中国报收于483.8港元,上涨3.38%,换手率0.91%,成交量37.59万股,成交额1.81亿港元。
投行对该股的评级以买入为主,近90天内共有6家投行给出买入评级,近90天的目标均价为557.87港元。
7、全球最大的比萨公司,达美乐中国重启港股上市,计划2023年开设新店180家
3月8日,达势股份有限公司再次披露通过聆讯后的资料集,重启香港IPO(首次公开募股)。
按照达美乐中国的规划,2023年、2024年计划分别开设约180家和约240家新店,并计划分别于2025年和2026年开设200家至300家新店。
按2022年全球零售销售额计算,达美乐是全球最大的比萨公司,截至2023年1月1日在全球90多个市场拥有超过19800家门店。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达美乐中国在中国大陆的17个城市直营604家门店。2022年达美乐中国门店数净增120家,2021年净增105家。
餐饮O2O周报
三、饮品快报
1、喜茶事业合伙进展:数十个城市,单店日销破6万,海外已开放申请
3月9日消息,自去年11月喜茶正式对外开放加盟以来,截止到目前,喜茶事业合伙门店覆盖数十个新城市,在自贡、德阳、梅州、丽水、盘锦、宣城、马鞍山等城市开出新城首店。
不仅如此,目前喜茶还已经开放了海外市场的事业合伙人申请,包括日本、新加坡、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阿联酋、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英国等。
在已开业的事业合伙门店中,单店日销量最高超3,500杯,单店日销售额最高破6万元,多个城市事业合伙门店开业至今单店日均销量达2,000杯。
2、亏损16亿,海伦司凭啥股价却反涨依然被看好?
2月28日,海伦司发布盈利预警,预期2022年收入约15.49亿元至15.89亿元,较上年同期收入18.36亿元,减少约13%至16%,而净亏损则从上年同期2.3亿元,增长至约13.13亿元至16.73亿元。
让人意外的是,公告发布后次日,海伦司的股价竟然上涨了,而且是大涨9.3%,到了第五天依然继续上涨。很显然,机构们对海伦司依然看好。
针对2022年的亏损,海伦司归纳指出三个层面的原因,疫情是2022年海伦司陷入亏损的核心因素。
从目前来看,海伦斯通过“小酒馆+大排档”新模式主攻下沉市场,再配合加盟扩张,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打法。不少证券机构也对此模式予以肯定,认为海伦司这个新模式新故事颇具想象力。
3、牛油果全面爆发,7分甜一天卖出10万杯,多家门店断货
继茉酸奶和的ARTEASG的牛油果奶昔之后,前一段,7分甜在全国门店上新了牛油果系列新品,包括牛油果多多、牛油果超级多2款产品,售价16元起。
更接地气的价格,正式把牛油果这个曾经的“贵族水果”,带到了大众消费市场。
“牛油果系列在抖音预售时,1天卖出了10万杯;正式上线第一天,这个系列的销售额就超百万,多家门店断货,大部分门店都供不应求。”7分甜品牌负责人表示。
在抖音搜索框里,输入7分甜,出现的第一个关键词已经不是杨枝甘露,而是“7分甜牛油果”。在微博上,薄荷健康的专业营养师们,也纷纷前去打卡。
4、一线餐饮品牌“围攻”千亿高校市场,其中属咖啡、茶饮品牌最为激进
2023年伊始,餐饮业除了正全面复苏,经历着“报复性”开店、加盟之外,曾经“不起眼”的高校市场也成为了一线餐饮品牌的“必争之地”。
其中属咖啡、茶饮品牌最为激进。前有已开出1000家校园店的瑞幸,再度加码高校市场,后有蜜雪冰城子品牌“幸运咖”, 在官网明示——高校市场是所有布局中的首位。
5、甜啦啦旗下果咖「卡小逗」开出上海首店,计划三年内开出3000家门店
3月3日,甜啦啦旗下鲜萃果咖连锁品牌「卡小逗」于上海开出首店,门店位于静安区的吴江路美食步行街,靠近南京西路商圈,该店原址是乐乐茶。第二家门店位于黄浦区田子坊,也已经上了围挡。
门店主打经典蓝白配色,以白色为底色搭配时尚感较强的克莱因蓝,装饰多为上海都市元素和品牌露出。
今年3月,卡小逗已在5省10城开出20多家门店,门店选址既有步行街,也有购物中心和大学城。此外还有20多家加盟店已签约,计划三年内开出3000家门店。
6、网红美食频出的广西,流行出一款新牛奶,出过许多热门产品
前段时间,喜茶上新今年以来首款奶茶新品——水牛乳双拼波波,以喜茶经典产品烤黑糖波波牛乳为灵感,全新加入浓郁香甜的水牛乳,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据了解,水牛乳双拼波波上新三日售出超40万杯,是喜茶今年人气最高的新品之一。
水牛奶来自水牛产的奶,风味特征明显:口感甜,奶香浓郁,没有奶腥味。甚至有研发表示,喝完水牛奶,再喝普通奶“像在喝水”,会觉得寡淡。
已经有品牌以水牛奶为基底,出过许多热门产品。比如阿嬷手作的龙眼栀子椰、海盐水牛乳、茉莉抹茶等多款饮品中,都能看见水牛奶的运用;
乐乐茶在2022年9月,推出过水牛奶系列产品;喜茶在2021年3月推出的功夫红豆双皮奶中,也使用了水牛奶。
7、“咖啡巴士”来了,公交车变身移动咖啡屋,昆明人又解锁了新玩法
近日,在昆明草海大坝附近,两辆内外焕然一新,以咖啡为主题的双层公交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它们就是昆明公交集团全新推出的“又见昆明”观景巴士。
昆明公交集团“又见昆明”观景巴士工作人员 杨成勇:“用现有闲置的双层巴士进行了一些前期的设计和改造,包括全车的座椅的拆除,新增了一些吧台、地毯的布置,座椅、餐台的一些改造,包括所有的灯、布我们都精心进行了设计,乘客有存包的需求的情况下我们也考虑在里面了。”
目前,“又见昆明”观景巴士仅在大坝车场内定点展示,不久后,昆明公交将优化运行线路和停泊点,让观景巴士载客上路,打造“城市流动风景线”。
昆明公交集团“又见昆明”观景巴士工作人员 杨成勇:“会在湿地公园等一些景区的停放,还有滇池环线的一些观光旅游。”
8、武汉首家意大利葡萄酒窖嘉柏尔私藏酒窖3月1日开业
3月1日武汉首家意大利葡萄酒窖——嘉柏尔私藏酒窖已在武汉恒隆广场6楼开业。
嘉柏尔私藏酒窖主要销售100%意大利进口葡萄酒,店内有300+款葡萄酒可供顾客挑选,同时提供意式酒文化分享及酒会策展。
9、浮雪点茶定位“宋代美学”,日营收做到8000+元,一个国风茶饮新样本
近日了解,一个定位“宋朝美学”的茶饮品牌在网上很火,2021年开业,如今已有131家门店。
目前,浮雪点茶的单店日营业额能做到8000~9000元,已经沉淀了40万+会员,其中有8万左右的会员每月消费3次以上。
浮雪点茶在市场的选择上也很巧妙——起源于成都,主攻川渝、江浙、两广、安徽福建等地的三四线城市,填补国风需求“缝隙”。
10、国内21家连锁咖啡品牌一共新开门店445家,咖啡战火还在持续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2月份,国内21家连锁咖啡品牌一共新开门店445家,与上月相比增加58家,现存门店25352家。
其中5家咖啡品牌在整个2月份没有开出一家店,开店数量一直排在前列的六个品牌为瑞幸咖啡、星巴克、幸运咖、Manner咖啡、Nowwa挪瓦咖啡和库迪咖啡,与1月份保持一致。
这六个品牌在2月份一共开店406家,与1月份相比增加39家,其中库迪咖啡的开店速度最为凶猛。
10、目前开出300+奶咖店,芭堤啦想在东南亚茶饮赛道做出全国性品牌
目前,芭堤啦的产品共有30余个SKU,包括泰式奶茶、柠檬茶、咖啡、果茶、特色等系列,价格区间大多在17~22元。
除了经典的老挝冰咖、泰式手标绿/红奶茶等产品外,芭堤啦也“鲜果融合”为思路,拓展了“泰式栀子鲜橙”、“泰红百香鲜橙”等众多改良新品。
餐饮O2O周报
四、上市投融资
1、中式餐饮连锁企业「小菜园」获千万美元融资
3月9日,中国餐饮连锁行业企业小菜园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融资,投资方为中国消费行业头部机构加华资本。
据悉,小菜园2013年成立,是中国新徽菜的代表。截至目前,小菜园已在安徽、江苏、上海、北京、浙江、湖北、广东等地区的上百个城市拥有超过400家直营门店。
2022年,小菜园实现了近40亿元的收入规模。今年趁着消费复苏的步伐,公司门店数量预计将超过500家,营业收入将跨越50亿元。
2、绝味食品:启动H股上市前期筹备工作
绝味食品3月6日晚发布公告,为加快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增强公司的境外融资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根据总体发展战略及运营需要,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管理层启动H股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根据该公司此前披露的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公司净利润为2.2亿元至2.6亿元,同比下降73.49%至77.57%。
3、水产品预制菜鲜美来:拟冲上交所IPO上市
3月7日,鲜美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IPO审核状态近日更新为“已受理”,保荐机构为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书的数据来看,这家公司主要还是发展鱼虾类单品为主。这事实上也符合近来预制菜企业发展的趋势——以某类大单品作为立足点,可以形成规模效应,降本增效。
例如新希望的美好食品以猪肉为主、味知香以牛肉类为主,海欣食品以速冻鱼肉为主,鲜美来则以鱼虾为主。但过度依赖某几类大单品也会存在风险。
4、谷物咖啡品牌“悠小咖UPLAYER”完成1500万元A轮融资
近日,谷物咖啡品牌「悠小咖」UPLAYER完成1500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森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悠小咖」成立于2022年,为广州市茶芝星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专注研发谷物咖啡,运营模式包括达人网红餐饮经济、零售渠道和自媒体生态构建。
根据悠小咖小程序显示,现仅有1家门店,但融资后发展会如何呢?我们拭目以待。
5、高盛集团、贝恩都有意收购赛百味
近日,据媒体报道,高盛集团旗下的资产管理部门、贝恩、私募股权公司TDR Capital 和另类资产管理公司TPG,都有意收购美国三明治连锁快餐巨头赛百味(Subway),并已经提出了对赛百味的指示性要约。
赛百味上个月就表示,由于成本激增和竞争日益激烈,公司正在考虑出售,潜在价格可能超过100亿美元。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连锁快餐店品牌之一,赛百味目前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3.7万多家分店。
鼎盛时期,赛百味在全球拥有4.5万多家门店,远远超过麦当劳和肯德基等竞争对手。
6、休闲零食品牌“小新很忙”获得A轮千万级融资
近日,休闲零食品牌“小新很忙”母公司,秦皇岛翁帆商贸有限公司获得千万级A轮融资,投资公司为隆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小新很忙成立于2019年7月,目前已经完成市场一期和二期招商,门店数量达数百个。
7、华裔创办,DTC中国辣酱品牌Fly By Jing获1200万美元B轮融资
品牌方舟获悉,在美国推出的的DTC中国辣酱品牌Fly By Jing在B轮融资中筹集了1200万美元,由Prelude Growth Partners和Pendulum领投。Fly By Jing将利用这笔资金加速零售渠道布局,进驻Kroger、Albertsons和其他杂货零售店。
Fly By Jing由华裔厨师高静创办于2018年,是美国首家中国调味品品牌,主打四川辣酱。推出不久便成为亚马逊美国最畅销的辣酱之一,颠覆了美国消费者对辣酱的认知。
目前该品牌产品在Whole Foods Market、Wegmans、Target和Costco等4000多家商店有售。
餐饮O2O周报
五、外卖新零售跨界
1、昔日“鞋王”贵人鸟跨界“杀入”预制菜,能否借势再次起飞?
近日,国民运动品牌、昔日“鞋王”贵人鸟砸1亿成立产业园,跨界预制菜行业!据贵人鸟2023年1月18日公告,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减少79.27%。
2021年,在退市边缘的贵人鸟引入主营粮食贸易的泰富金谷。泰富金谷有自有品牌农达网,是一个立足于粮食贸易流通产业的第三方供应链服务平台。同时,当年7月,贵人鸟以自有资金投资成立粮食贸易业务主体上海米程莱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米程莱”)。
贵人鸟3月9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全资子公司金鹤(齐齐哈尔)预制菜产业园有限公司是公司以粮食业务为依托进行的产业链布局,未来拟根据具体经营情况开展预制饭等业务,截至目前尚未实际运营。
2、曾经的网红预制菜品牌「烹烹袋」停止运营
据媒体报道,烹烹袋多个线上官方店铺商品已停止销售。烹烹袋成立于2020年6月,产品定位米饭、面条等冷冻速食。
此前去年4月份,烹烹袋曾完成近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Ventech China人民币基金投资。
不过据称,实际上烹烹袋在去年10月份便已停止运营,距离公司首轮融资仅过去一年便宣告失败。
3、懂得用户心理,外卖月销量最高做到5000+单,南宁城市外卖热销榜Top2
外卖月销量最高做到5000+单,稳居城市外卖热销榜Top2——这么会做外卖的,不是一个快咖啡品牌,也不是主打外带的咖啡店,而是一家开在居民楼下的治愈系小馆?
这个咖啡品牌叫“日日是小满”,长期在南宁的外卖榜单上拥有姓名,有的店,外卖月销量稳定在4000+单,好的时候可以做到5000+单。
令人意外的是,做出这一外卖月销量的,不是一个快咖啡品牌,也不是主打外带的咖啡店,而是一家开在居民楼下、治愈系的咖啡小馆。
-END-
原文链接:https://www.xcpf8.com/3055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