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搬来杭州选了个龙湖的公寓居住,楼下就是天街的Mall和各种配套商业,出于职业本能,一直在观察着周围业态的变化。其中一个双面临街的旺角店铺在一年不到的时间,装修了四次,换了3个老板,最新的一任还在装修中。显然,前3次装修和前二任老板,都没换来盈利,所以人和店都撤了。今天从品牌和营销的角度,把我过往的一路质疑抛一抛。
一、清晰的品类,决定进店率
第一任店铺,叫【兵哥奶酸鱼】,拆解一下:
“兵哥”是品牌名,估计是老版的名字,这个没啥可多说。
“奶酸鱼”算品类名,也就是定位这家小店是做什么菜的,问题就出在这里。

从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品类名就很奇怪,一直在猜是什么菜系,
酸汤鱼?贵州菜?
酸菜鱼?川菜?
奶炖鱼?蒙古菜?
总之定位很模糊,模糊到无以清晰召唤任何一种客群。
是的,品类名,是对目标客群的一种召唤,可以让原本就想要这一类菜品的人,主动来找你,或者在看到你的时候,快速决定吃还是不吃。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在上面的三个猜测中,“酸菜鱼”品类,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是一个被广为认知的大品类,大多数人都知道“酸菜鱼”是个啥东东。川菜系,也是中国的第一大菜系,受众范围也最广,也就是能召唤来的人最多,口味偏好也最多。所以,首先定位为“酸菜鱼”就是最好的选择,至于“奶味”,那是在品类清晰后的特色。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查了一下这家店,发现这家店在开天街Mall店之前的总店的名字还真就叫【兵哥奶酸菜鱼】,居说是一家很火的店,而且前几年奶酸菜鱼成为了杭州的特色菜品,就不知老板在开分店时,为啥就省了一个字,看起来是简洁了,却不知只这一字之差,就把品类召唤和杭州网红小吃的效应弄丢了。
那当人们对一家店不了解,又因为名字奇特而感兴趣想尝试时会做什么动作呢?
上网查查,结果一查,第一屏的搜索结果是这样的,没有一句好评。在现在这样的商业环境中,口碑管理还做得这么差,不关店才奇了怪了。

引自网络
而反观跟他同一条街的稳定经营的其它店,品类是非常明确的:潮汕砂锅粥、老陕面馆、杭州片川,这种品类定位就超清晰,喜欢喝粥的或喜欢潮汕口味的能清晰找过去,同样,想吃面的,要吃陕西面的去老陕。想吃杭州面的去片川。让路过的客群在做决策时,不用费脑筋猜测。这很重要:让消费者做决策时越简单,钱就越好赚。
二、品牌联想,决定喜好度
【兵哥奶酸鱼】的第二次装修,把店头招牌换了,加了一堆小字,尤其记得的加了“原垃圾街店”

猜测老板如此这般,应该是因为先前生意受挫后,想通过放大老店的地缘优势,更好的招徕客群。
然而,店头的整体风格,依然没有解决明确菜系的问题,而且小字多了,反而店头的识别度就更不明显了,但更为致命的是特意加上的那几个字“原垃圾街店”
一个做吃食的小店,店头赫然挂上“垃圾”俩字,这种联想是极不好的,这让那些对“垃圾街”没有过多情感和记忆的人如何去接受?
三、精准的客群和人流动线分析,决定赢利度
再者,天街公寓因为是商水商电没有明火灶台,显然住的都是年轻人,是租房子住的外地人,鲜少会有杭州土著吧?那谁会对“垃圾街”感兴趣呢?感情牌发错了人,显得适得其反。
而且一提到“鱼”,马上会想到很大一份的那种,显然都是多人聚会才会选择的,而这个铺面不大,明明只适合做小吃,所以卡在这就很尴尬:多人聚会坐不下,上班族1~2个人来吃又份太大,尴尬!
果然再装修后没两个月就又关门大吉。
其后接棒的第二任店铺叫“馋嘴七”,从这个名字来看还是没解决品类的问题,看上去还是不知道是卖啥的,依然没有品类召唤可言,也没有独特性的传达。那它就注定只能靠经济实惠取胜了。
然而,所谓金角旺铺,注定租金是更贵的,因为其本身的功能意义,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地面流量。但放眼这个几易其主的铺面,虽双向临街,但其实临着主街的那一面,因为车不好停,就意味着很难招揽到过路的客人,即使天街Mall本身有人流聚集效应,但是因为Mall里面本身是有餐饮业态的,所以除非是像肯德基、星巴克这种大品牌,或者极其有特色的品牌,其它是很难让人因为在路上多看了一眼,然后停车的时候就愿意穿越其它只奔你,早就被截胡了。
所以,这个铺面主要还是给像我一样住在天街公寓,或附近的人的。那这个金角铺面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因为你出着更高的租金,却跟社区内部的商业分享的是同一个人群。
四、品牌名,要与品牌调性相符
目前正在装修的第三任品牌,叫“麦趣家”,单看名字,你猜它是做啥的?再看兔子拿麦子的LOGO,是给什么客群的?是不是更像是做西点、面包坊的?但有趣的是,它居然是做中餐面点的,还有个Slogan叫“五代人传承的小吃”。显然主打的是老字号,但这名字明明既不老字号,又无中国味,完全没有历史传承的厚重感呀。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如果想让客群对品牌建立起心智认知。就需要花费更多的金钱和时间。所以,起步就难。麦趣家其实在社区里已经有一家店铺了,如今在同一个社区开了第二家店,难道是预判社区里的人群可以支撑起你两家店?

它的未来去向还是让人捏一把汗。
品牌和营销,从来不是泾渭分明。尤其对于TO C的商业模式来说,品牌做得好,对营销的增长带动是立竿见影的,因为品牌不光带来溢价,还意味着主动联想、主动选择和忠诚购买。所以,品牌是个专业的活儿,所有不以营销为终极目的的品牌动作,都是耍流氓!
原文链接:https://www.xcpf8.com/3080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